
张栢蒨,LMHC,LPC
联合创始人兼心理治疗师
治疗重心
-
个体治疗
-
伴侣治疗
-
亚洲和亚裔美国人的治疗
-
LGBTQIA+ 群体的治疗
-
国际留学生和国际务工人员的治疗
使用语言:
-
英语
-
中文(普通话)
执业州:
-
纽约州
-
新泽西州
治疗专长
-
焦虑、惊恐发作、强迫症和恐惧症
-
抑郁和创伤
-
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
-
睡眠障碍、饮食问题和注意力不集中
-
移民与文化适应
-
丧亲之痛
-
生活和职业转型、生存危机和自我探索
-
人际关系中沟通不畅和亲密问题
-
跨文化和 LGBTQIA+ 关系支持
治疗方针
自小在海外生活和学习,使我既有亲身的体验,也具备专业的理解,能够深入体会跨文化生活的复杂与挑战。平衡多重身份、应对频繁的变化往往让人感到吃力,尤其是在适应新文化的同时,还要追求学业和职业目标,并维持跨地域的人际关系。这段经历让我学会如何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、被看见和被理解的空间,陪伴您探索前行的道路,建立自信,培养归属感。
我的治疗方式以健康为导向,兼顾整体视角并以来访者为中心。我并不只聚焦于问题或诊断,而是以成长、韧性与潜能的角度看待每一位来访者。困境只是您故事的一部分,它并不定义完整的您。我希望为您创造一个空间,让您重新发现自己的力量,并勾勒出属于自己的健康生活图景。在实践中,我会根据您的独特需求量身定制治疗方案,整合ACT、CBT、DBT和EMDR等循证方法,并融入艺术表达,使过程更有互动性、更有收获感,也更有意义。
临床经验
我的临床生涯始于石溪大学医学院,当时我参与了一项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(NASA)资助的研究,探索正念减压对宇航员的作用。与此同时,我还参与了针对孕妇以及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的9/11事件救援人员的身心疗法研究。这段早期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将科学方法与关怀心结合的重要性,也启发了我接下来在石溪大学医院担任深部经颅磁刺激(dTMS)技术员的职业旅途,开始支持与帮助那些难治性抑郁症患者。在此基础上,后续又通过在咨询心理学领域的进一步研读与培训,我将最新的循证方法融 入治疗中,力求兼顾科学性与同理心,为每一位来访者提供专业而温暖的支持。在创办Kind Space心理咨询工作室之前,我曾担任临床主任和心理治疗师,在社区诊所和私人机构中,与个人、伴侣及家庭紧密合作,帮助来访者应对生活挑战,增强心理韧性,并建立更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。
与我合作的咨询体验
走进我的心理咨询室,您会发现这里是一个宁静、稳定的空间。您的每一个想法和感受,都会被细心倾听、真诚理解和温柔接纳。无论您正经历压力、迷茫,还是情绪上的波动,我都会以可靠和富有同理心的陪伴支持您,共同走过这些时刻。我们的交流始终真挚、细腻,并在一个安全、无评判的环境中进行。
在这里,您独特的经历与存在方式都会被充分看见、理解和尊重。我会以专业与温暖并重的态度处理您的困扰,为您营造一个真正可以安心疗愈的空间。每一次咨询后,您都能感到更加踏实、自信,也更有力量去面对生活的挑战。而这份清晰、轻松与自我关爱,将陪伴您走出咨询室,延续在日常生活中。
咨询室之外的我
闲暇时我喜欢看一些精彩的推理小说,或者在家里试着种点蔬菜。我那片小小的“室内农场”已经成了我目前最爱的放松方式。照料这些小小的植物,总能带给我惊喜与平静。种菜也成为了我疗愈身心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。